許多腎臟病友飽受下肢水腫之苦,聽聞「喝紅豆水可利尿、消水腫」,就醫時常詢問「想要試試看」,但腎臟科醫師警告,紅豆水含有大量鉀離子與磷離子,病友若過度飲用,恐因本身代謝功能不佳,以致鉀、磷離子殘留無法排出,因而血鉀過高出現心律不整症狀,有可能需靠緊急藥物控制或洗腎搶救,不得不慎。
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主任林軒任與腎臟病衛教師賴佳汶表示,下肢水腫的原因很多,臨床上遇見許多腎病症候群患者,因下肢水腫造成生活不便,遍尋消水腫秘方,在看到許多女明星不斷大力推薦紅豆水為消水腫聖品後,也不禁怦然心動,希望能讓雙腿變得輕盈,不料飲用後,毒素更加惡化,雙腿也更為腫脹。
林軒任指出,腎臟主要功能為排水或排毒,腎功能衰退時,尿量有時會慢慢減少,使得腎臟病患者經常出現下肢水腫的問題,雖然服用利尿劑後會有顯著效果,但仍可能有過度脫水的副作用,故許多患者會改而嘗試坊間謠傳的「紅豆水」,希望能夠一兼兩顧。
但林軒任強調,紅豆水其實並不適合腎臟病患者,因為紅豆水是紅豆加水去煮,含水量往往遠超過其營養價值,對於排尿功能已經有障礙的患者,在喝入過多的水分時,反而會使水腫更加嚴重。
再者,坊間之所以謠傳紅豆水能利尿,是因「紅豆中的鉀離子能幫助尿液中鈉離子排出,而鈉離子帶動多餘水分排掉,因此對於消水腫具有效用」,其實鉀離子本身並無利尿效果,且對排毒功能有障礙的腎臟病患者更是負擔,曾有患者每日服用紅豆水後,發現鉀離子含量過高導致心律不整,反而需要緊急用藥物控制,嚴重者甚至必須即刻洗腎將鉀離子數值降下來。
賴佳汶則提醒,病友們因腎臟功能低下時,無法將蛋白質代謝後產生的含氮廢物排出,故當過多含氮廢物累積在血液中,很容易引發尿毒症,臨床上會建議腎病患者,應攝取適量「高生物價蛋白質」,以維持身體所需;而紅豆屬於「低生物價蛋白質」的食物,一旦攝取過量,就會加速尿素氮生成,而造成腎臟負擔。
林軒任建議,腎病症候群病友在嘗試任何飲食前,應與醫師諮詢,才能在兼顧腎臟健康的同時,適度享受佳餚。